成瘾心理医生简历模板

用户头像用户头像
5765人使用

熊猫简历成瘾心理医生简历模板,支持自定义板块、自定义颜色、AI润色、技能条、荣誉墙、一键更换模板,专业AI辅助一键优化成瘾心理医生简历内容,仅需5分钟即可拥有一份精美的成瘾心理医生简历模板,助力你获得「高薪职位」。

云端操作,实时保存
排版格式完整
打印效果最好
操作简单、制作快速
头像

熊帅帅

phone13800000000
emailzhangwei@example.com
city上海
birth35
gender
job成瘾心理医生
job_status在职
intended_city上海
max_salary20k-30k
教育经历
华东师范大学
985211
心理学
硕士
2008.092011.06
  • 系统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,包括普通心理学、发展心理学、心理测量学等核心课程,成绩优异,GPA 3.8/4.0
  • 参与导师多项心理学研究项目,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研,负责数据收集与初步分析工作,锻炼科研能力
工作经历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
三甲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
成瘾医学科
成瘾心理医生
成瘾治疗心理评估多学科协作
2015.072023.06
上海
  • 为成瘾患者(包括但不限于药物成瘾、酒精成瘾、网络成瘾等)提供专业心理评估,运用 DSM-5 诊断标准,平均每月完成 30 + 例精准评估
  • 制定个性化心理治疗方案,采用认知行为疗法(CBT)、动机式访谈(MI)等多种疗法结合,成功帮助 80 + 例患者改善成瘾行为,复吸/复犯率降低 40%
  • 与医院多科室(精神科、内科等)协作,为共病患者(如成瘾合并抑郁、焦虑)提供跨学科治疗建议,参与多学科会诊 50 + 次
  • 开展成瘾患者家属心理支持小组,每月 2 - 3 次,帮助家属掌握家庭干预技巧,提升家庭支持系统有效性,收到家属感谢信 20 + 封
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
社区服务公益心理
心理咨询部
心理咨询师(侧重成瘾方向)
社区成瘾干预预防性心理服务档案管理
2012.072015.06
上海
  • 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,针对社区内成瘾高危人群(如长期酗酒社区居民)开展预防性心理讲座,每年 10 + 场,覆盖人群 500 + 人次
  • 为轻度成瘾倾向个体提供短期心理咨询,运用正念减压疗法(MBSR)帮助缓解成瘾渴求,累计咨询时长 300 + 小时,咨询满意度 90%
  • 与社区社工合作,建立成瘾人员跟踪随访档案,定期回访 150 + 人次,动态调整干预措施,协助 30 + 人脱离成瘾高危状态
项目经历
互联网成瘾青少年家庭系统治疗模式构建 - 项目核心成员
2018.012020.12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
  • 作为项目核心成员,参与“互联网成瘾青少年家庭系统治疗模式构建”项目
  • 负责设计家庭治疗访谈提纲,对 50 组成瘾青少年家庭(包括一线城市、二线城市样本)进行深度访谈,收集家庭互动模式、亲子关系等关键数据
  • 运用家庭系统理论分析数据,提炼出 3 种典型不良家庭互动模式(如过度控制型、情感忽视型等),为治疗模式构建提供理论依据
  • 协助撰写项目报告,该项目成果被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》收录,相关治疗模式在 5 家青少年心理康复机构试点应用,反馈良好
药物成瘾患者正念 relapse prevention(预防复吸)训练 - 项目主导
2021.012022.12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
  • 主导“药物成瘾患者正念 relapse prevention(预防复吸)训练项目”
  • 设计 8 周正念训练课程,包括身体扫描、正念呼吸、正念认知等模块,每周 2 次,每次 90 分钟
  • 招募 60 例药物成瘾康复期患者,随机分为实验组(正念训练 + 常规康复)和对照组(常规康复),进行为期 6 个月跟踪
  • 运用成瘾严重程度指数(ASI)、正念注意觉知量表(MAAS)等工具评估,实验组复吸率比对照组低 35%,项目成果在全国成瘾医学学术会议上汇报
个人总结
  • 10 年 + 成瘾心理治疗实战经验,精通多种成瘾(物质成瘾、行为成瘾)评估与治疗技术
  • 擅长多学科协作,熟悉成瘾共病处理,具备三甲医院复杂病例应对能力
  • 注重科研与实践结合,2 项成瘾治疗相关项目成果转化,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
  • 富有同理心与责任感,患者满意度高,家属认可度强
技能专长
成瘾心理评估
认知行为疗法(CBT)
正念疗法
多学科协作
荣誉奖项
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优秀青年医师(2019 年)
全国成瘾医学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(2022 年,项目成果论文获奖)
其他信息
成瘾治疗前沿技术学习:
  • 持续关注成瘾治疗领域新技术,如虚拟现实(VR)暴露疗法在成瘾治疗中的应用
  • 参加相关培训 3 次,掌握 VR 设备操作与治疗方案设计基础,在科室内部进行技术分享,推动创新治疗手段探索